2025-08-2114:43
來源: 冷凍食品網 發布者:編輯從“冷庫建設熱”到“冷庫遇寒冬”,行業的風向似乎一下子就變了。
今年以來,“冷庫空置率高達36%”的話題備受熱議,有河北經銷商反映,5年前市場冷庫得排隊租,今年光他們市場凍庫就退了 1/3;浙江經銷商表示,3年前市場一庫難求,現在直接空了一個樓層的冷庫沒人租。
自啟動年中調研以來,我們先后調查了冷凍食品生產商、經銷商上半年的經營現狀(延伸閱讀:2025年中調研),今天我們再關注一下,作為供應鏈服務商的冷鏈企業上半年的發展態勢。他們過得怎么樣?下半年又該怎么做?
冷食傳媒 | 姚簡明
01
華鼎冷鏈以技術驅動實現增長提升全鏈路效率
“當前消費行業正處于‘更加艱苦且困惑的環境’”,華鼎冷鏈科技CEO王君直言,華鼎冷鏈服務的同店平均月訂貨量下降15%,這一指標直觀反映了消費市場的疲軟。
但整體來看,餐飲訂單、凍品行業的需求是在持續增加。2025年上半年,華鼎冷鏈服務的餐飲品牌數量增長了70%左右,整體業務量增長明顯。
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來自三方面:
第一是效率優先取代價格競爭。通過優化單車運營效率,實現車輛單日運輸次數提升,例如將原本單日一趟800元的運輸任務,轉化為單日兩趟、每趟700元的模式,既提高司機收入,又降低客戶單位物流成本。
第二是全鏈條數據打通與預測。借助大數據與AI算法,打通前端門店需求、中端倉配調度與上游工廠生產計劃,實現“以銷定產”。“通過門店歷史銷售數據提前預測需求,幫助工廠制定更合理的生產計劃,減少臨時叫車、緊急趕工等造成的資源浪費。”王君表示。
第三是聚焦降低綜合成本。不糾結于單次物流費用的微小差異,而是通過全鏈條優化,幫助客戶降低5%的綜合成本。例如,通過庫存管理優化,部分大客戶的庫存僅為其前端供應鏈銷售額的1/30,遠低于行業平均的1/10。
據介紹,華鼎打造了以“區域中心倉(RDC)+中心倉(DC)+前置倉”為核心的三層立體式倉網架構,目前已在華北、華中、華東、華南、西部等區域關鍵城市完成布局,倉儲節點遍布全國,服務觸達約2800個區縣。
據悉,華鼎的倉配服務網絡,包括25個省級區域倉儲中心、超過40萬㎡的倉儲面積,確保了一、二線城市及三、四線城市和縣鄉區域的高頻配送?。其中,鄭州基地的倉儲面積有2.2萬㎡,今年倉儲面積增至約3.8萬㎡。
如何看待目前冷庫空置率高的問題?王君表示,這種情況確實存在,主要體現在:
供應過剩:前期集中建設導致冷庫集中交付,短時間內市場供大于求;
供需錯配:部分城市的高標準冷庫供給不足,無法滿足市場需求;
運營模式:凍品行業淡旺季特征比較明顯,企業需要靈活調整倉儲策略。
針對這些問題,華鼎采取了"固定庫容+浮動庫容"的運營模式,有效提升了冷庫使用效率,既能滿足旺季的運營需要,也能有效控制淡季的空置率。
當前,供應鏈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高標準、強黏性、數字化降本增效及嚴峻成本考驗的多重壓力,而擁抱AI與智能化技術,則是實現高效統籌的關鍵。
王君重點介紹,華鼎自主研發的“雪豹數智大模型”,深度融合了通用大模型的先進算法與冷鏈行業的專業知識,并融入華鼎多年沉淀的技術經驗,利用智能技術,可貫穿客服、營銷、倉儲、履約等冷鏈業務的全鏈路環節。
他覺得,下半年市場大環境可能仍然不會太好,華鼎將進一步優化倉儲布局,重點加強西部和偏遠地區的網絡覆蓋,擁抱AI與智能化技術,持續提升全鏈路運營效率。
02
齊暢冷鏈:賣貨思維”已經過時要向精細化管理要效益
今年上半年,山東齊暢冷鏈供應鏈的整體業績保持穩定態勢。
山東齊暢冷鏈供應鏈董事長王成江分析,當前市場環境呈現明顯變化:一方面,廠家業務總量持續增長;另一方面,銷售渠道呈現多元化、分散化特征。傳統經銷商渠道普遍面臨下滑壓力,包括商超、便利店等傳統通路業務量下滑明顯,部分業務加速向團餐、電商及零供直配等新興業務渠道轉移。
“渠道分流明顯,傳統渠道下滑,新興渠道增長。舉個例子,我們服務的一個客戶,人家從13年前就開始布局線上渠道,現在發展特別好。這兩年,很多行業伙伴也來齊暢考察,看到我們做得好,其實也是因為我們從25年前已經開始布局,并且發展過程中持續不斷進行戰略布局和業務創新。”王成江表示。
針對行業普遍關注的冷庫空置率問題,王成江表示,這對物流地產商確實構成壓力,但對運營方來說卻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。不過他強調,維護整個行業生態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。
王成江認為,冷庫空置率高,主要源于供需失衡:一方面,進出口貿易和大宗商品交易增長放緩,導致經銷商需求萎縮;另一方面,近年來全國冷庫建設持續擴容,今年各地仍有大型冷庫項目在建或規劃中。
“1992年租賃冷庫時,山東地區價格是每平方米2.5元。冷庫電費成本每平方米至少得0.5元以上,冷庫自身的建設成本最低也要0.5元,成本最低最低也要每平方米1元,現在部分地區的冷庫報價已經明顯低于成本。"王成江說。
生意越來越難做,經銷商還有出路嗎?王成江建議,經銷商要學會向精細化管理要效益,科學規劃業務規模與倉儲資源的匹配關系。隨著業務精細化程度提升,需要精準測算冷庫面積、人員和車輛配置等關鍵指標,提前預判、及時修正。他坦言,齊暢在發展過程中也有過判斷失誤,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就好了。
經銷商要想更好地發展,必須轉變經營思路。傳統經銷商普遍采用供給驅動的銷售模式,拿到知名品牌代理權很重要,但這種“賣貨思維”已經不符合當下的市場環境。現在應該轉向需求導向,研究客戶的實際需求,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產品規劃,有渠道資源去獲取產品銷售權很容易。因此,經銷商轉型的關鍵在于建立以需求端為核心的新型經營模式。
展望下半年,王成江持謹慎態度:"行業環境難有明顯改善,下半年可能會更難,企業要保持競爭力,必須持續學習新知識、提升新技能,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,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。"
30000+
三萬家凍品經銷商5000+
五千家凍品上下游企業10億+
交易額10億